中国古代全息思想
全息思想的显现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古老的伏羲先天易学与周文王的后天易学中充满着闪光的全息智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现代医学通过检查血液、尿液来分析内脏疾病,体温计、脑电图、心电图通过体表记录人体生物电传导情况判断病情,望口唇苍白诊为贫血等,都证明中医的古代全息思想是正确的。
西方光学全息科技的出现
中国古人的全息易学思想直接或潜在地影响着西方的哲学全息、光学全息的形成与发展。1948年,英籍匈牙利科学家加博尔提出并证实了全息照相理论,为光学全息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60年发明的激光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相干光源,使全息照相获得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971年,D.加博尔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年,一件惊人的事发生了。在巴黎大学由物理学家Alain Aspect所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他们进行了一项也许会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验。 你不会在晚间新闻中听到这件事。事实上,如果你没有时常阅读科学期刊,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Aspect的名字,虽然有些人相信,他们的发现可能会改变科学的面貌。 Aspect和他的小组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次原子粒子们,例如电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不管它们是相隔十尺或十万万里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运动方式,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双方会同时改变方向。 这个现象的问题是,它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由于超过了光速就等于是能够打破时间的界线,这个骇人的可能性,使一些物理学家试图用复杂的方式解释Aspect的发现。
革命性的解释:宇宙只是一个幻像
革命性的解释:宇宙只是一个幻像。 例如,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David Bohm相信Aspect的发现是意味著“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其实“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摄影相片(Hologram)。 要了解为什么Bohm会做出如此惊人的假设,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全像摄影相片。 全像摄影相片是靠雷射做出的一种三度空间立体摄影相片。要制作一张全像摄影相片,物体首先必须用一道雷射光束照射,然后第二道雷射光束与第一道光束的反射产生绕射的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被记录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来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却在底片被另一道雷射光束照射时,显现出一个三度空间的立体影像。这不同于一般印刷式的所谓全像相片,只有狭窄的角度可见立体影像。真正的全像摄影相片是没有角度限制360度均可见影像,而且必须用雷射光照射才可见影像。 影像的立体不是全像摄影唯一特殊之处。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两半,然后用雷射照射,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事实上,即使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著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不像平常的相片,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着整体的资料。 全像相片的这种“整体包含于部份”中的性质,给予人们一个全新的方式来了解宇宙组织与秩序。
西方分解理论与全息论相矛盾
西方科学的历史多半是基于一种偏见,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现象,不管是只青蛙或一阵风暴,最好的方式是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部份。全像摄影教导我们,宇宙中可能有事物不会配合这项假设。 如果我们试著把某种全像摄影式结构组成的事物分解开来,我们不会得到部份,而会得到较小的整体。 这项理论使戴维·玻姆(Bohm)建立了另一种用来了解Aspect发现的解释。Bohm相信次原子的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著某种神秘的信号,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象。 他说在现实的某种较深的层次中,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基本相同来源的实际延伸。 为了使人们更容易想像出他的假设,Bohm提供了以下的描述:想像一个水族箱,里面有一条鱼。也想像你无法直接看到这个水族箱,你对它的了解是来自于两台电视摄影机,一台位于水族箱的正前方,另一台位于侧面。当你看著两台电视监视器时,你可能会认为在两个荧光幕上的鱼是分离的个体。毕竟,由于摄影机是在不同的角度拍摄,所得到的影像也会稍有不同。但是当你继续注视这两条鱼时,你会觉察到两者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当一条鱼转身时,另一条也会做出稍微不同但互相配合的转身;当一条面对前方时,另一条会总是面对侧方。如果你没有觉察到整个情况,你可能会做出结论,认为这两条鱼一定是在互相心电感应。但是显然这并非事实。Bohm说这正是在Aspect实验中的次原子粒子的情况。 根据Bohm所言,次原子粒子之间的超光速连接现象其实是在告诉人们,现实有更深的层次是人们没有觉察到的,一种超空间的更复杂的空间,就像那水族箱。 而且,他补充,我们会把次原子粒子看成分离的个体,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它们部份的现实。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部份”,而是一种更深层与更基本整体的片面,这种整体具有全像摄影的结构,就像先前所提到的玫瑰一样无法分割。而且由于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些幻影粒子所组成,于是整个宇宙基本上是一个投影,一个全像式的幻象。除了这种幻象的性质之外,如此的宇宙也包含着其它更为惊人的特性。 如果次原子粒子的表面分离是一种幻象,这表示在现实的更深层次,宇宙中的一切最终都是相互关连的。在人脑中的一个碳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是连接到太阳表面的一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鲑鱼,连接所有跳动的心脏,及天上所有星辰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一切事物,而虽然人类的本性是去分类处理宇宙中的种种现象,然而一切的分类都是必要的假象,而一切的终极本质是一个无破绽的巨网。 在一个全像式的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基本不变的。 因为在一个没有分离性的宇宙中,位置的观念会瓦解,时间与三维空间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只是一种更深秩序的投影。这种更深的现实是一种超级的全像式幻象,过去,时下,未来都共同存在于其中。 这表示只要有适 当的工具,将来有一天,人会有可能进入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现实层次中,取出过去古老的影像。 这种超级全像式的宇宙还包含了什么,是一个开放而无解答的问题。为了方便讨论,假设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结构是宇宙一切事物的由来根源,至少它包括了过去和未来所有存在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和能量的所有可能组合,从雪花到夸克粒子,从蓝鲸到伽马射线。它可被视为一种宇宙性的储藏库,包括了所有存在的一切。 虽然Bohm承认我们不可能知道在这超级的全像结构中还隐藏了什么,但他大胆地说我们没有理由假设它没有包括着更多。 如他所言,也许这种超级全像式结构的现实层次只是一道“阶梯”,在它之上还有“无限多的发展”。